close

564672_3717590265374_1444267563_33480888_452345812_n  

我看完在會後討論問了詩人羅智成一個問題我說:

 

  現代的年輕人沒事會說,喔我們去看電影我們去唱歌,但絕對不會說,「我們去念一首詩吧」這種事情是絕對不會發生的,所以我想請問,在兩位的那個年代,"讀詩"或者是"文學"的氛圍是怎麼樣的?我一直很好奇那個年代的氛圍到底是什麼樣的感覺?

 

  你能想像週末裏圖書館的閱覽室裡頭,有很多人、很多年輕人,等著排隊搶副刊來看的畫面嗎?我們那個年代其實就是那樣子的,甚至不只是副刊、新聞本身甚至連廣告大家都是讀了在讀、讀了在讀。現在的媒體與刺激太多了,那時候不是。我們那時候的靈魂是很匱乏的,各種的情感、夢想、都只能透過報紙跟文字被滿足。

 

  羅智成:但無法否認的是,文學是一種既原始又粗糙的媒介工具,從造字以來他已經存在三千多年了,你可能會覺得他抽象,不像影像或電影那樣很深動,而正是因為這樣的不完美,我們才需要最熟練它的使用者,因為文字的完美是無法取代的,他對每個人都是一種獨特的體驗,你的「沉魚落雁」的美人、和我的一定不一樣,就像我們讀金庸小說,趙敏跟黃蓉的各種每,在我們每個人的心理都是不同的,這不是找了哪個明星來演就能解決的事情。那種再創造是存在我們每個人的腦中裏頭的,這就是我覺得文字美的地方,也無法被現代媒體滿足、淘汰掉的地方。

 

  而後來有人提到說,年輕的朋友在閱讀一些大師作品的時候,會覺得作品太深了,有一種隔閡感,他問說,我們要如何抹除掉這個隔閡感,去享受這些大師的作品。其實這種感覺多多少少每個人都會有的,你知道這個人很有名或者這本書很棒,但你就是讀不下去,要怎麼辦?

 

  羅智成:首先我要說,詩很依賴一種讀者的心理準備,當你內心準備好要被感動的時候,你就會被詩給感動。詩有時候是很荒謬的,假如你把一首憂國憂民的詩或者愛的死去活來的詩給丟到日常生活裡面,任何人都會覺得詩是一個笑話,但假如你今天是帶著一個情緒去讀它,你就會被感動。

 

  關於經典這些事情,我想說的是,我們這些學院派或者說中文系的朋友,寫作常常會有很多包袱在裏頭,為什麼?因為他們能用的典故實在是太多了,你現在有什麼情緒想寫,腦子一轉隨便就有很多已經無法超越的經典去供你敘述你當下的情況,比方說「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太多太多了,所以你在寫的時候難免就把這些典故給加到裡面了,因為你覺得那是比你自己能寫的,還能更精準的表達你當下的情緒的。

 

  但是到了現代,所謂的經典是什麼?經典已經距離已經不斷的被縮小了,因為資訊太多了。好比說孔子的背後是三王五帝,而我們這個年代的經典是四書五經,到你們現在已經變成電影紀錄片裏變成余光中跟鄭愁予,然後等你們孩子生出來,經典就變成iPod跟iPad了。相對歷史感的差距不斷的被拉近,這是很可怕的事情,但我們說後現代後現代,也好像就是這樣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nH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